西藏移動改造和實施軟交換端局系統(tǒng)VoIP
 2010/06/04
  一、背景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西藏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為西藏移動)2008年省內軟交換端局系統(tǒng)采用的是TDM承載方式,語音通信在核心網中采用傳統(tǒng)的電路交換方式,在長期的建設和運營中,漸漸暴露出TDM承載存在投資高,中繼電路利用率低,話路匯接網建網投資增加,語音經過多次編碼,降低了語音質量,話務高峰應對能力差,網絡擴容時電路割接和數據配置復雜等問題。
  全IP網絡既是技術發(fā)展的趨勢,也是中國移動網絡快速發(fā)展的要求。全IP網絡是面向未來的網絡,能夠有效實現網絡的融合,推動網絡的扁平化,有效降低網絡的建設成本與維護成本。全IP是中國移動網絡發(fā)展的既定方針。
  因此為了提高語音質量、節(jié)約傳輸資源,順應全IP化的發(fā)展趨勢,西藏移動提出了2008年省內軟交換端局系統(tǒng)VoIP改造工程。
  二、改造與實施
  2008年年中,西藏移動完成了軟交換IP化改造的科研以及設計工作。西藏移動軟交換VoIP端局項目為新建的替換工程,通過新建IP化軟交換端局兼關口局和IP專用承載網省內延伸段,替換此前的TDM軟交換端局兼關口局,從而實現西藏移動本地核心網IP化。
 
        
圖1 網絡改造前的拓撲結構
 
        
圖2 網絡改造后的拓撲結構
      
  此次工程主要實施內容分為5個方面:一是軟交換端局本局調測,包括本局硬件安裝、傳輸調度、端口測試、本局軟件調測、數據配置等;二是IP承載網站點接入,包括CE站點調測、軟交換端局接入中國移動IP專用承載網;三是軟交換端局聯調,包括與網管、計費系統(tǒng)調測,與信令網、HLR、互聯互通關口局、網內其他業(yè)務平臺、BICC局向聯調等,最后通過搭建測試BSC環(huán)境進行各項業(yè)務調測與功能驗證;四是A接口和互聯互通電路割接;五是軟交換端局冗災備份調測及主備倒換演練。
  此次VoIP改造項目從2008年11月啟動,截至2009年5月全部完成。西藏移動網絡改造前后的拓撲結構分別如圖1和2所示。
  經過VoIP改造,全區(qū)組網方式仍采用大本地組網,網絡主要發(fā)生兩大變化:一是承載IP化,即全區(qū)信令流和媒體流均使用IP專用承載網承載;二是網絡扁平化,媒體承載僅存在于端局層面,話務匯接平面不需承載媒體業(yè)務,匯接MSC Server轉變?yōu)镃MN。
  三、 改造后的效果
  從網絡組織和技術層面來看,此次IP化改造后核心網采用AMR2編碼、靜音檢測、TRFO等新技術,有利于提高語音質量;簡化了網絡結構,推進網絡扁平化目標的實現,增強了網絡的可靠性;業(yè)務承載IP化后,進一步提高了核心網和傳輸資源的利用率,降低運營成本;有利于2G/3G共同接入,便于核心網2G/3G平滑演進,并有利于向全業(yè)務的移動固定網絡融合演進,實現核心網目標架構。
  該項目的完成,標志西藏移動成為中國移動第一個實現語音業(yè)務100% IP化的省公司,為西藏移動全網IP化、TD-SCDMA業(yè)務的順利提供和全業(yè)務平滑演進打下了堅實基礎。
電信技術
 
                  從這里開始編輯
      
 
相關閱讀: 
茌平县|
江城|
南充市|
措美县|
凌海市|
明溪县|
伊宁县|
康乐县|
图们市|
临安市|
大邑县|
全椒县|
湟源县|
怀宁县|
普定县|
阆中市|
安阳县|
长葛市|
会同县|
定边县|
绥德县|
乐都县|
娄底市|
唐海县|
保德县|
班戈县|
娄底市|
社旗县|
大兴区|
缙云县|
外汇|
涿州市|
天全县|
阳山县|
长治市|
孟州市|
罗源县|
比如县|
定结县|
泸定县|
永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