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通信領域,移動業(yè)務從語音向數據轉換是一場革命,就像人類社會從石器時代向青銅時代轉換一樣不可逆轉,是通信歷史上最重要的技術革命和商業(yè)模式革命。
這場革命導致運營商不再是天然的服務價值鏈核心,這是由于號碼黏性難以粘住用戶,用戶關注的是體驗,云端一體化影響力超過管道,頻譜資源受到非授權頻段挑戰(zhàn)。特別是運營商的核心資源用戶標識和頻譜資源,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這是切中運營商命脈的事情。
互聯(lián)網競爭的實質是前向免費黏著用戶,通過流量建立后向收費模式,競爭的手段是占領桌面。運營商雖然全面參與從電信到互聯(lián)網之間的七層服務業(yè)態(tài),但是我們必須要思考,哪些應用能真正培養(yǎng)出互聯(lián)網的王者?深度介入內容運營,能否給運營商帶來實質的好處和風險?運營商的核心競爭力在那里?
重塑移動互聯(lián)網營銷和服務模式
中興通訊認為應對這場革命,重塑移動互聯(lián)網營銷與服務的規(guī)則是當務之急。行業(yè)內外競爭加劇,管道核心地位突顯;寬帶化、智能化、扁平化、強化管道服務的核心競爭力是關鍵,而目前管道的商業(yè)模式還停留在簡單的套餐模式,無法讓用戶真正進行自主自助的個性化服務,沒有低成本高體驗的管道服務,在喪失號碼黏性情況下,用戶更容易用腳投票。

因此中興通訊提出“網購管道”新商業(yè)模式,即類似用戶在互聯(lián)網上購買商品一樣去自主購買管道服務,只不過網購的商品是網絡能力(質量、帶寬、類型)、業(yè)務能力(內容、應用、接口)。用戶能夠按需定制、按需支付、隨時更新,銷售渠道通過客戶端(主動推送)或網站門戶(被動受理),采用推薦-選擇-適用-再推薦,形成“以點帶面”的營銷模式,讓用戶一起透明地參與管道經營。
與用戶共建透明化的智能管道
移動網絡與固定網絡,由于最后一公里接入特性的不同,導致固定網絡通常采用限制最高速度包時長的計費方式,而移動網絡通常采用流量計費方式。在包月模式下,用戶不需要關心使用多少流量,用戶費用相對固定;而流量計費模式中,由于用戶不容易度量流量,很容易超限,并且不同的使用方式,涉及到的費用相差很大。資源的限制帶來使用習慣的精細化,用戶非常希望能夠明明白白消費,實時了解自己的業(yè)務使用情況。

另外由于目前的按流量計費,每比特的價值沒有區(qū)分,但實際上在網絡忙時和閑時狀態(tài)下,用戶動態(tài)提出高質量需求時,每比特的價值是相差很大的,運營商需要使用戶享受個性化定制化服務,對網絡資源進行動態(tài)調控。
中興通訊設想在智能手機中安裝一個“我的星級服務”客戶端,提供“流量實時看”,即呈現(xiàn)不同網絡當前上下行速率,哪些軟件使用了流量,本月已使用流量,所有套餐流量,剩余流量,當日、當月數據費用等信息。
針對運營商要打破啞管道、構建低成本高體驗智能管道的需求,中興通訊在“初級智能管道”基礎上,提出“高級智能管道”,即ZSP2.0(ZTE Smart Pipe)整體解決方案。
ZSP2.0的目標要達到立體倍增管道效益,即一分投資二分受益;網絡控制時保證基本面,讓大部分用戶體驗好,同時讓用戶能夠自主消費。
在“管道閑”的時候,主動業(yè)務推送,自適配速率提升(可超簽約),推薦閑時優(yōu)惠政策,提高閑時網絡利用率,同時提高管道收益和用戶滿意度。
在“管道忙”的時候,通告忙時忙區(qū)費率,讓用戶自主消費,類似“智能交通”,擁塞路段收費加倍,用戶可以自主選擇是否走這個路段,這樣一來通過資費杠桿讓網絡趨于穩(wěn)定,并提高管道收益(可用于閉時補貼),自主選擇也便于用戶接受。
營銷新模式需要云端一體化架構來實現(xiàn)
云端一體化總體架構
中興通訊認為必須通過管道服務云化,來提升中國移動6億用戶的體驗。建議中國移動依托IDC平臺。
云化的智能管道如圖1所示,包括桌面云->接入云->控制云->感知云->應用云,實際上是端管云一體化的網絡架構,建立一個可以自感知、自學習、自組織、自適配、自管理的數字神經網絡,提供云化的不同層次業(yè)務。
中興通訊增強端到端信息感知和開放接口,提出一套標準架構如圖2所示,來實現(xiàn)整個網絡透明、可視。建設網絡信息采集體系,增強感知云的端到端分析能力;建立“桌面云-感知云”的云端一體化架構,提供網絡推送能力;感知云向終端開放網絡信息和能力,增強用戶感知網絡、定制個人體驗能力;感知云向業(yè)務開放網絡信息和能力,拓展合作發(fā)展增值業(yè)務的能力。
共 2 頁:1 2
通信世界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