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檢一直是我認為最沒用、卻是最重要的一個管理手段。
什么叫做不作為?
這在問卷統(tǒng)計上,稱為[不回答率[,也就是你發(fā)出了問卷,結果客戶有的問題回答,有的問題卻沒有回答。
如果客戶整個問卷都不回答,事情還好辦些,最多就是不計算這個問卷,當它不存在,但有的問題回答了,有的不回答,這對統(tǒng)計結果會造成很嚴重的偏差。
質檢員也會出現(xiàn)這種[不回答率],而且很頻繁,也就是說,質檢員對于某些錄音檔會有聽沒有到,聽到了,打分了,但都是打滿分,或是一分都沒有扣。
質檢員為了避免引起座席員反彈,很容易會產(chǎn)生這種[不作為]的行為,因為只要她扣了座席員的分數(shù),這通錄音文件很可能就需要經(jīng)過復核,座席員會抗議,這通錄音文件的分數(shù)變成了顯著的目標。
要避免這通錄音文件變成顯著的目標,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讓它滿分過關,這樣大家都開心。
但學過問卷調(diào)查的人都知道,這種[不回答率]有時比抽樣誤差造成結果的偏差,可能還要嚴重。
我們要怎么用統(tǒng)計學的辦法偵測出來質檢員是不是有真的在做她的工作,每通錄音都有真的在打分呢?
關于作者:許乃威 呼叫中心資深顧問 email: will_hsu@126.com
CTI論壇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