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建立“流程型”組織 之一
如何有效建立“流程型”組織 之二
如何有效建立“流程型”組織 之三
江蘇移動客戶服務中心副總經(jīng)理 張立春 2006/09/11
二、建立基于流程的KPI體系
在一線的生產(chǎn)管理中,我們必須將公司層面原有的基于目標的KPI轉(zhuǎn)變成和一線生產(chǎn)流程相關的可執(zhí)行和可控制的基于流程的KPI,只有這樣才能將管理目標和流程有效結(jié)合,使一線人員的工作目標和流程相聯(lián)系,才能保證相關人員對流程的重視和關注。如公司對投訴處理的KPI指標只有客戶滿意度和及時率兩項結(jié)果指標,僅將這2項KPI指標分解到投訴管理人員肯定不具備執(zhí)行性,并且結(jié)果不可控。同時,我們不僅要求流程的結(jié)果要達到目標,我們也要求流程更具有效率(如成本、速度等)。因此我們必須建立基于流程的KPI來管理我們的流程和保證我們目標的實現(xiàn)。
基于目標的KPI和基于流程的KPI主要區(qū)別有以下三個方面:
- 基于目標的KPI更多的是結(jié)果指標,而基于流程的KPI不僅包含結(jié)果指標,而且包含過程效率指標。即我們不僅要關注結(jié)果,而且要關注過程的效率,如:我們不僅要看我們的服務質(zhì)量是否提升,而且要看我們的服務成本是否下降,我們的流程速度是否提高。
- 基于目標的KPI不一定和流程相聯(lián)系,而基于流程的KPI一定是和流程相聯(lián)系的,基于流程的任一KPI一定有相應的流程來保證其實現(xiàn)。如以前沒有人明確知道“接通率”是和哪一個流程相聯(lián)系的,該指標是由哪一個流程來保證實現(xiàn)的。
- 基于流程的指標是一定可以在流程中可以測量到的,而基于目標的KPI不一定。如:以前我們經(jīng)常提到的關于投訴處理的“一次處理率”指標,到目前為止,沒有人能解決其測量問題。因此,我們重新定義了可測量的替代指標(一級處理率、二級處理率和三級處理率:一級處理率指由前臺話務人員直接處理的投訴占整個投訴量的比率;二級處理率指由前臺客服中心后臺人員處理的投訴占整個投訴量的比率;三級處理率指由市公司投訴處理人員處理的投訴占整個投訴量的比率)。
為此,我們將原來的基于目標的KPI相應的轉(zhuǎn)變?yōu)榛诹鞒痰腒PI,使我們的目標和流程相關聯(lián)。如我們投訴處理流程的KPI如下:
圖7:基于目標KPI和基于流程的KPI示意圖
從上圖可看出:原來基于目標的KPI更多關注結(jié)果,而基于流程的KPI不僅關注結(jié)果,而且更關注流程效率,基于流程的KPI使所有人員在日常工作中更加關注和重視流程。
三、建立基于流程的職責分工和組織架構(gòu)
為了保證流程在整個組織中順暢的運行,我們還必須建立基于流程的組織架構(gòu),其步驟如下:
圖8:建立組織架構(gòu)流程圖
首先,要根據(jù)組織的目標來確定我們需要哪些流程,即需要哪些流程才能保證組織目標的實現(xiàn);其次,根據(jù)流程的需要,即為了保證流程的有效運行,來劃分不同部分的職責;最后,根據(jù)各部分職責的劃分來設置組織的架構(gòu)。如我們根據(jù)客服中心流程運行的需要,對組織架構(gòu)和相關班組的主要職責進行了調(diào)整,以保證流程的有效順暢運行。如部分班組的主要職責調(diào)整如下:
表1:部分班組的主要職責調(diào)整表
因此,只有建立基于流程的職責劃分和組織架構(gòu),才能使各級人員成為流程中一部分,才能保證組織中流程的順暢運行。
作者獨家提供服務與營銷論壇稿件,其他媒體如需轉(zhuǎn)載請與本網(wǎng)站聯(lián)系。
如何有效建立“流程型”組織 之四
作者供稿 CTI論壇編輯
相關鏈接:
宁津县|
房山区|
江孜县|
南充市|
南岸区|
西林县|
徐水县|
射阳县|
延寿县|
买车|
三门县|
临沭县|
淮滨县|
措勤县|
玉屏|
武隆县|
浦江县|
卓尼县|
石首市|
五家渠市|
兴海县|
淄博市|
富民县|
赞皇县|
常德市|
陆丰市|
车致|
香港
|
龙川县|
自贡市|
吉林市|
河源市|
吉木乃县|
突泉县|
常山县|
津市市|
青阳县|
荆门市|
乐平市|
翁牛特旗|
崇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