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yè)必須控制IM 安全隱私走平衡
英國《IT Week 》David Neal
2004/09/23
編者按:IM(即時通訊)軟件軟件在中國的發(fā)展非常迅速,前有騰訊公司的OICQ(大眾都喜歡將其昵稱為QQ)擊敗老牌的國際品牌ICQ 成為國內IM軟件當之無愧的第一,后有網易泡泡再次對OICQ發(fā)起新一輪的沖擊。目前,中國用戶常用的IM軟件還有MSN 、Yahoo Message 等。
IM軟件在大眾市場上的成功也促使了IM軟件在企業(yè)當中的應用,并且有多家公司推出了專門針對企業(yè)應用的EIM (企業(yè)IM)產品,例如騰訊公司的RTX 、商之訊公司的TraCQ 產品等等。不過,國內企業(yè)對于應用IM軟件還存在相當大的疑慮,記者隨機采訪的8 家非IT企業(yè)中,有6 家都表示會限制或者完全禁止IM軟件的應用。
為什么會限制應用IM軟件呢?從IT管理員的角度來看,IM軟件形成了一個后門通道,將局域網完全暴露在外部的攻擊之下。與電子郵件不同,通過IM傳輸文件可以跨越防火墻和防病毒軟件的掃描而直接到達用戶桌面。盡管也存在一些針對IM應用的安全管理軟件,但這些產品在目前都不十分完善。而從企業(yè)管理者的角度來看,更擔心IM變成了純粹的聊天工具,進而影響工作效率。例如,有的公司就規(guī)定,完全禁止應用QQ,限制MSN 的通信流量。
IM軟件真的不能幫助企業(yè)提高生產效率?真的為企業(yè)所不容嗎?我們可以看看,英國人是怎么看待IM軟件的。
英國的專家認為,企業(yè)應該更加嚴格地控制自己的員工使用即時通訊軟件系統(tǒng)(IM),以確保這些活動不違反英國的隱私法及企業(yè)的規(guī)章。另外,企業(yè)還應該重視IM即時通訊系統(tǒng)的安全性。
即使在那些即時通訊軟件并沒有廣泛使用的公司,IT經理也應該考慮什么時候,如何使用即時通訊系統(tǒng)的問題。Radicati集團的調查顯示,2003年,即時通訊系統(tǒng)來往的訊息數(shù)量達到了5820億條,其中1/10的訊息來自企業(yè)用戶。Gartner 公司則預計,到2006 年,即時通訊將一舉超過電子郵件,成為企業(yè)的首選通訊手段。
但即時通訊的安全性是一個大問題:它受到各種病毒的不斷攻擊,缺乏監(jiān)管也是困擾IT人員的一個問題。Osborne Clarke公司的 James Mullock 說:“即時通訊軟件是一種相當有用的工具,但企業(yè)應該制定規(guī)章制度,明確這種工具何時可以使用,何時不能!
Mullock 認為,無論企業(yè)的員工何時使用即時通訊軟件,他們的交談內容都應該被記錄下來,以備未來的不時之需。他說:“應該制定法律,來規(guī)定這些記錄應該保存多長時間。”他認為,這些記錄可以成為訴訟的一種證據(jù),他說:“比如,如果有一樁涉及到即時通訊的誹謗案件,那么法庭就可以對這些記錄進行取證,如果不保存記錄的話,取證工作就會困難得多!
Bevan Ashford 律師事務所的Garry Mackay同意Mullock 的觀點,他說:“英國有非常嚴格的隱私保護法律,它們明確地規(guī)定了你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但是,我們還沒有專門針對即時通訊的法律。因此,假如你準備使用即時通訊系統(tǒng),你應該同時考慮企業(yè)的規(guī)章和數(shù)據(jù)保護方面的法律規(guī)定,你不能隨隨便便地處理即時通訊中的訊息。”
律師Stephen Mason 說:“盡管目前還沒有專門針對即時通訊的法律出臺,但另外一些規(guī)定可以適用于相關訴訟。”他認為英國金融服務局(FSA )制定的規(guī)章中,對“文檔”(document)的定義解釋應該包含即時通訊的概念。Mason 認為,為了減少風險,即時通訊應該得到嚴格監(jiān)管,它應該和電子郵件一樣對待。
目前,即時通訊內容的保存工作可以依靠一些軟件工具來完成,比如KVS 和 IMlogic.
ZDnet (www.zdnet.com.cn)
宜州市|
肇庆市|
陆河县|
大石桥市|
金川县|
克山县|
清镇市|
景宁|
马山县|
西华县|
奉节县|
集安市|
沁水县|
桐乡市|
桂阳县|
白银市|
武山县|
永安市|
盐山县|
滁州市|
黄龙县|
庄河市|
德令哈市|
山东省|
龙里县|
鱼台县|
金阳县|
渭源县|
额尔古纳市|
镇康县|
海原县|
泉州市|
江津市|
葵青区|
崇州市|
嘉定区|
平湖市|
彭泽县|
祁连县|
隆林|
珲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