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場為何不直接在準考證上標明,反而要考生撥打聲訊電話查詢?!”昨天,在深圳參加全國職稱外語等級考試的董先生氣憤地對記者說,他們幾十個考生撥打聲訊電話查詢考場時,卻怎么也查不出考場號,差兩分鐘就把整場考試給耽誤了。(《深圳晶報》4月12日報道)
。。有關全國職稱外語考試是否在走形式的討論剛剛“燃起戰(zhàn)火”,職稱外語考試中又驚現(xiàn)“聲訊臺”幾乎誤事的新聞。由于考場沒有標明,考生們不得不撥打收費的聲訊臺電話,但結(jié)果仍然無濟于事,董先生及其他一些考生們不得不三易其地,在考試進行了28分鐘后,才匆匆找到謎一般的考場。
。。這樣一個事實是必須注意的:“記者在全國職稱外語等級考試深圳考區(qū)的準考證上看到,除了考試時間一欄注明外,其余考場、成績查詢和咨詢電話,全是號碼960為首的聲訊電話!睋Q句話說,凡是與考試有關內(nèi)容的咨詢、查詢都由于“聲訊臺化”而變得復雜起來。準考證上一行字便可以解決的問題,卻偏偏要繞到“聲訊臺”那廂,這其中包含的內(nèi)容,顯然已經(jīng)偏離了公共服務的基本宗旨。
。。造成這一現(xiàn)象的根本原因在于聲訊臺雖然做的是公共服務,但他們卻沒有為考生提供免費的午餐,一分鐘一元錢的熱線收費標準已經(jīng)明確無誤地表明了有關部門企望從考生身上贏利的企圖。眾多考生不停地撥打聲訊臺的電話,給聲訊臺帶來了一筆額外的進帳,這筆費用是聲訊臺自己獨享,還是與相關的行政部門進行“按勞分配”,我們不能妄加猜測。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這是利益博弈之后產(chǎn)生的一個惡果。
。。深圳市領導在不久前召開的深圳市政府廉政工作會議上還強調(diào),所有的公共信息都應該免費對公眾公開,禁止收取任何費用。具體到為考生服務這一點,聲訊臺顯然應該提供免費的服務。何以出現(xiàn)“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局面?我想,關鍵在一些人的眼中,只要有事發(fā)生,就意味著一次賺錢契機的開始。不知有關部門是否意識到,公共服務應該遵循非贏利的原則。而如果政府部門擅自以“市場化”為借口從事贏利性公共服務,則屬于非法行政范疇。
。。深圳市發(fā)生的這件事,雖然沒有造成直接的后果,但其帶來的負面影響卻不容小覷。本應是服務重點的考生們被小小的聲訊臺玩弄于股掌之上,幾乎誤了大事,僅此一點,就足以說明我們的公共服務意識與公共服務機制還有待進一步的健全與完善。
中國經(jīng)濟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