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ftswitch網絡架構概述
Softswitch體系結構(后文對Softswitch簡稱SS)是目前頗受推崇的面向網絡融合的新一代多媒體業(yè)務整體解決方案,在繼承的基礎上實現了對目前在各個業(yè)務網絡(如PSTN/ISDN、PLMN、IN和Internet等)之間進行互通的思想的突破。它通過優(yōu)化網絡結構不但實現了網絡的融合,更重要的是實現了業(yè)務的融合,使得包交換網絡能夠繼承原有電路交換網中豐富的業(yè)務功能,同時可以在全網范圍內快速提供原有網絡難以提供的新型業(yè)務。
該體系結構將網絡設備劃分四個主要層次:邊緣接入層、核心傳輸層、控制層、業(yè)務層。
在SS的框架下的呼叫過程,其尋址可以有以下幾種方式達到本SS外用戶:
1.通過本SS控制的TG、SG等設備上PSTN、PLMN網,依賴龐大的現有電路交換網絡到達被叫(PSTN、PLMN)用戶。
2.直接在數據網上定位被叫用戶所受控的SS,向該SS發(fā)起呼叫,完成呼叫,這種尋址方式能定位到被叫SS內PSTN、PLMN用戶同時也可到達被叫SS控制的數據網智能語言終端、IAD等用戶。
兩種路由方式比較,前者依賴現有的電路交換網絡,路由尋址方式類同于現有的PSTN多級框架,所能涉及用戶僅限于電路交換網絡用戶,無法呼叫數據網相關終端用戶;后者根據Softswitch的扁平網絡框架結構,理論上講只要一次尋址定位即可,且能呼叫數據網、電路交換網任意用戶。
按照最理想的情況,SS的框架中可以只要一個控制設備,這樣全世界的用戶均在該SS的控制之下,不存在路由問題;實際上我們知道現實是不可能出現這樣情況的,必然會存在多個控制設備并存的問題,那么控制設備之間的路由問題即擺在了我們面前:是不是每個控制設備都需要存放全體用戶所屬SS的相關信息?否則的話,如何實現這種扁平結構下的尋址一次定位?一個現實的產品是不可能存放全世界用戶的位置信息,即使能存放,也存在當用戶信息改變時如何同時更新全體SS上的相關信息,以及維護管理上的麻煩;如何合理地解決這個矛盾的同時發(fā)揮SS框架的優(yōu)越性是后文希望解決的問題。
解決方案
- 終極組網路由方案
讓我們首先看看在SS框架體系下整個網絡的組網是如何完成的,所有的語音用戶已經構架在包交換的網絡上由各類接入設備完成接入,由SS控制呼叫并支持完成各類業(yè)務,各個SS對控制領域外的用戶呼叫需要一個路由服務器群體提供的服務來完成。